农村金融研究

农业经济论文_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资源 

来源:农村金融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年06月17日 02:20:51
文章目录

一、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结构较为单一

(二)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配置结构亟待优化

(三)涉农信贷供给不足

(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五)农村金融知识纵深宣传不够

二、影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水平的原因及制度分析

(一)金融机构资本逐利性,社会责任承担不足

(二)农村金融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不健全

(三)涉农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外部监管机制不健全

(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动力不足

(五)农村居民信用意识相对薄弱,创新金融产品接受能力有限

三、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农村储蓄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实现途径

(二)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实现途径

(三)农村金融资本资源边际产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实现途径

四、农村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策略选择

(一)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丰富乡村振兴融资渠道

(二)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为乡村振兴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支持

(三)加强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侧改革,提升农村金融资源差异化配置水平

(四)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增加农村信贷资金可得性

(五)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农村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提供保障

(六)加强农村金融宣传机制建设,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

文章摘要:农村金融资源的高质、有效配置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挥实效的基础前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水平的持续改善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农村金融资源的高质、有效配置对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东、中、西部农村地区分别重点在金融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生产、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普遍存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结构单一、农村基础金融资源覆盖范围有限、涉农信贷供给不足等问题。受金融机构资本逐利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动力不足、农村居民信用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难以全面发挥实效。因此,应重点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强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侧改革、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村金融宣传机制建设,共促农村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王妍 孙正林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论文DOI:10.19563/j.cnki.sdzs.2022.03.013

论文分类号:F323;F832

上一篇:金融论文_《农村金融研究》2022年重点选题
下一篇:农业经济论文_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