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研究》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挤压效应
(二)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红利效应
(三)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影响
(四)金融监管强度的调节作用
四、研究设计
(一)数据说明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1. 核心被解释变量:
2. 机制分析中的被解释变量:
3. 解释变量:
4. 调节变量:
5. 控制变量。
6. 工具变量。
(三)模型设定
五、回归结果与分析
(一)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影响
(二)金融监管强度的调节作用
(三)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
1. Utest检验。
2. 聚类至市级层面。
3. Tobit回归。
4. 工具变量法。
5. 考虑时滞效应。
六、机制分析
七、结论与启示
文章摘要: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一直承担着服务“三农”的重大任务。数字金融在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会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产生何种影响?如何调整监管强度才能够更快实现数字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和谐发展?本文基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梳理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影响机制,并以全国范围内283家农村金融机构2011-2019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存在倒U型影响,随着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先上升后下降。金融监管强度在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之间发挥调节作用,随着金融监管强度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之间关系的曲线趋向平缓,同时两者之间关系的曲线拐点向左移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以上结论对今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优化政府角色定位、稳定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启示意义。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F832.35